感染、炎症、修复

根据国家对期刊质量管理要求,加强学术不端风险防范,完善学术不端体系建设标准查漏补缺工作,建议各位作者在投稿前通过本站官网进行论文查重检测。中国知网不针对个人提供检测渠道,只有万方公司对个人用户提供检测服务,作者在外部渠道查重易造成论文与成果泄漏,来稿作者可自愿使用本站万方检测系统预查重检测。检测链接地址:http://gryx.wanfangtech.net


论著

  • 卡巴胆碱对大鼠脓毒症所致肝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胡森;白慧颖;张立俭;

    目的:研究卡巴胆碱对脓毒症大鼠促炎症因子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随机分为CLP组和卡巴胆碱干预组(CAR组),每组16只,CLP后立即静脉注射CAR 10μg/kg(CAR组)或等量生理盐水(CLP组)。于CLP后6h和12h取血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然后处死取肝组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肝组织含水率。结果:CAR组肝组织TNF-α含量显著低于CLP组,CLP后6 h[(358.15±82.55)Pg/g比(536.12±104.25)Pg/g]和12h[(500.85±122.53)pg/g比(740.50±133.47)pg/g]差异非常显著(P<0.05);NO和MPO水平也显著低于CLP组(P<0.05)。CLP后6h CAR组与CLP组血浆ALT活性[(48.6±3.0)U/L vs.(55.3±4.0)U/L]和组织含水率[(70.9±2.9)%vs.(75.2-±-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巴胆碱对大鼠腹腔脓毒症引起的肝功能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脏TNF-α和NO水平、降低MPO活性,减轻肝组织炎症和水肿有关。

    2009年04期 v.10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瘦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效果的比较

    张金英;司艺玲;颜光涛;

    目的:比较瘦素(1eptin)不同给药方法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PBS对照组、腹腔注射Leptin 1mg/kg组、鼻腔滴入Leptin 0.5 mg/kg组和鼻腔滴入Leptin 1 mg/kg组。Leptin均于脑缺血时立即给予。线栓法制备小鼠局灶性脑皮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评价神经功能学状态,噻唑兰(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分光光度法检测损伤侧脑组织匀浆中乳酸脱氢酶(LDH)和一氧化氮(NO)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1eptin给药各组神经功能损伤均不同程度减轻,脑皮质梗死体积明显缩小,LDH水平明显降低,NO水平呈现升高趋势,其中以鼻腔给予1eptin 1mg/kg组对降低LDH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在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中,鼻腔给药方法简便、效果好,可作为首选给药方式。

    2009年04期 v.10 198-20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 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苏琴;文仲光;陆江阳;田京发;杨毅;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相关性,判断其能否作为预测NSCLC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79例2000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NSCLC患者癌组织和2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正常肺组织标本中MMP-9的表达水平,比较其与NSCLC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MMP-9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MMP-9的表达水平与NSCLC的TNM分期(r=0.398 7,P<0.05)、淋巴结转移(P<0.05)和肿瘤最大直径(r=0.354 6,P<0.05)呈正相关,与病理类型(r=0.190 4,P>0.05)和组织分化程度(P>0.05)无关;生存分析提示MMP-9高表达者生存率明显低于无/低表达者。结论:MMP-9可以成为临床判断NSCL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2009年04期 v.10 201-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 去分化表皮干细胞的来源鉴定和分析

    张翠萍;付小兵;陈鹏;包晓霞;孙同柱;

    目的:利用染色体特异性分析方法鉴定去分化表皮干细胞的来源。方法:包皮皮片去除皮下脂肪后,中性蛋白酶消化过夜,分离表皮和真皮。分离的表皮片用Ⅳ型胶原反复粘贴并冲洗去除表皮干细胞。处理后的表皮片经免疫组化鉴定无表皮干细胞后移植到雌性BALB/c裸鼠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5d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皮片内角蛋白10(CK10)、CK19和β1整合素的表达,然后用Ⅳ型胶原粘贴法分离皮片内去分化来源的表皮干细胞,并采用PCR的方法检测去分化细胞内的Y染色体。结果:未经处理的表皮片基底部细胞呈CK10染色阴性,CK19和β1整合素染色阳性;Ⅳ型胶原处理后的表皮片内细胞全呈CK10染色阳性。而去基底皮片移植后5 d,在皮片的基底侧重新出现CK10染色阴性、CK19和β1整合素染色阳性的细胞。Ⅳ型胶原粘贴分离去分化来源的表皮干细胞,结果表明,移植皮片组在10min内约有4.56%的贴壁细胞出现,而未移植皮片组3h内无贴壁细胞出现。PCR分析结果显示在上述贴壁细胞内能检测到Y染色体的特异序列,而宿主来源的组织检测不到。结论:去分化表皮干细胞来源于移植皮片内成熟表皮细胞的去分化,而非宿主体内的干细胞。

    2009年04期 v.10 205-2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 39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

    尹洁;于恒池;洪旭;郝雅斌;阴赪茜;

    目的:分析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合并心包积液组与无心包积液组,比较两组甲状腺功能、血常规、血脂、心肌酶等的差异。结果:10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39例发生心包积液,发生率为37.5%。与无心包积液组患者相比,合并心包积液患者的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更低,促甲状腺激素(TS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心包积液患者具有甲状腺功能更低下,心肌酶、胆固醇升高更显著等特征。

    2009年04期 v.10 208-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与主要病原菌分离率变化之间关系的探讨

    于勇;蒋伟;常东;王伟哲;张恒;冷金昌;刘小乡;

    目的:探讨临床药物使用强度与主要病原菌临床分离率之间的量化关系。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2008年24个月抗菌药物使用和各类临床标本病原菌分离情况的相关数据,将抗菌药物的使用总剂量换算为每100住院人天所消耗的限定日剂量(DDD/100人天),并计算每月主要病原菌的分离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有4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分别与4种病原菌分离率相关:喹诺酮类与鲍氏不动杆菌(r=—0.443,P<0.05),糖肽类与肺炎克雷伯菌(r=0.517,P<0.05),青霉菌类与金黄色葡萄球菌(r=0.429,P<0.05),青霉素+酶抑制剂类与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r_1=0.547,P<0.01;r_2=0.460,P<0.05)。结论:喹诺酮类、糖肽类、青霉素类和青霉素+酶抑制剂类药物使用强度的变化对病原菌临床分离率的影响可能较大;有针对性地调整这几类药物的使用强度有可能降低这些病原菌的临床分离率。

    2009年04期 v.10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肠外营养患者血清必需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

    赵玉兰;唐云;廖杰;

    目的:建立肠外营养患者血清中必需脂肪酸(C_8∶0、C_(10)∶0、C_(18)∶2、C_(18)∶3、C_(20)∶4)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方法:肠外营养患者的血清经正己烷提取和三氟化硼乙醚衍生,用BD-17MS(30 m×0.25 mm×0.25μm)柱分离,以十七烷酸为内标,对脂肪酸进行定量测定。结果:BD-17MS(30 m×0.25 mm×0.25 μm)毛细管柱能使6种待测脂肪酸得到很好的分离。方法在0.006 25~0.1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最低检测限为10ng/ml。脂肪乳输注2h后,各脂肪酸浓度均升高,6 h时C_8∶0、C_(10)∶0有所下降,24 h下降到输注前或以下;C_(18)∶2、C_(18)∶3、C_(20)∶4 4~6h达高峰,24h下降到输注前或以下。结论:气相色谱/质谱方法用于测定血清必需脂肪酸,方法简便可靠、灵敏度高、分离度好,衍生化反应速度适中。

    2009年04期 v.10 215-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瘦素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血流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司艺玲;孙胜;张金英;邓子辉;王录焕;颜光涛;

    目的:研究瘦素(1ept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流变化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leptin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制备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leptin治疗组和模型组于动脉栓塞(即缺血0 min)的同时分别腹腔注射leptin 1μg/g或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假手术组未行栓塞。于MCAO前、缺血2 h、再灌注5 min和24 h采用激光多普勒流量仪检测缺血侧脑组织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流量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模型建立后,大脑中动脉分支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再灌注24 h,leptin治疗组脑组织血流量较模型组明显改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半影区NGF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大部分NGF阳性细胞明显凋亡,而BDNF表达无明显升高(P>0.05);leptin治疗组NGF和BDNF表达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0.01),NGF和BDNF阳性细胞形态接近正常。结论:leptin能够升高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的表达水平,增加缺血区血流量,从而在脑缺血性损伤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2009年04期 v.10 218-221+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 护理干预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任晓静;陈玉敏;赵艳霞;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睫状体冷冻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84例(91眼)行睫状体冷冻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48例(51眼)和对照组36例(40眼)两组。2008年1—12月入院治疗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09年1—7月入院治疗的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特殊心理护理、疼痛和睡眠的物理疗法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及眼部情况和全身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眼压均得到控制,两组治疗后眼压变化和视力改变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但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全身不适反应明显减轻(P<0.01)。结论: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睫状体冷冻术后,实施护理干预有一定辅助治疗价值。

    2009年04期 v.10 22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脑梗死后抑郁大鼠脑内NK1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高筱雅;李玲;王慧杰;

    目的:探讨P物质受体NK1与脑梗死后抑郁的关系。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成4组:抑郁组(MD组)、大脑中动脉皮质支闭塞组(MCAO组)、梗死后抑郁组(PSD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制做成功后第4周和8周利用敞箱试验评估大鼠抑郁程度,平衡木试验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脑内NK1受体的表达。结果:MCAO组和PSD组术后平衡木评分较同期正常对照组和MD组低,4周基本恢复正常。PSD、MD组各时点敞箱垂直活动、水平活动评分较同期MCAO、正常对照组低,8周较4周进一步降低,但PSD和MD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SD和MCAO组大鼠术侧皮质均见梗死灶,未累及基底节区,4周见中风囊形成,8周部分大鼠患侧侧脑室扩张;MD组和正常对照组未见脑梗死灶。梗死后4周,MD组和PSD组NK1表达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均较同期MCAO组和正常对照组增高,8周进一步增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没有显著性;MCAO组4周较对照组增高,8周基本正常。结论:NK1受体高表达与梗死后抑郁有关,可能参与梗死后抑郁的发生发展过程。

    2009年04期 v.10 224-227+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K]
  • 血必净注射液对烧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邹晓防;曹卫红;贾赤宇;郝岱峰;刘伟;杨红明;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烧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对照组和血必净组,选取15名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液体复苏、抗生素、营养支持和手术等综合治疗。血必净组给予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滴,每日2次。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当天及治疗第2、5、7天检测血中血栓调节蛋白和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入院时治疗对照组及血必净组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和循环内皮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血必净组血栓调节蛋白和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在治疗第5、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7天血必净组血栓调节蛋白和循环内皮细胞数量接近正常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烧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2009年04期 v.10 228-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呼吸参数的影响

    胡清刚;郝建华;杨红明;李平;李萌萌;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Ⅱ单胎足月孕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用面罩紧闭法测量孕妇在入室后平卧位(T_0),麻醉完成后仰卧即刻(T_1)、5 min(T_2)、10 min(T_3),胎儿取出后1 min(T_4)、5min(T_5)和10 min(T_6)时的呼吸频率(RR)、潮气量(V_T)、分钟通气量(V_E)、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1秒率(V_(1.0))、呼吸比(E∶I)等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T_0)相比较,P_(ET)CO_2于各个观察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1);T_1、T_2、T_6时V_E明显降低;T_1时的V_T亦降低(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能使剖宫产产妇的V-E、P_(ET)CO_2明显降低,缓解产妇的过度通气,降低其氧耗量,且不会对产妇呼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2009年04期 v.10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人工起搏器置入352例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

    张春红;张许文;黄党生;沈东;张丽伟;罗北捷;王禹;

    目的:分析永久起搏器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1992年8月—2007年12月安装永久起搏器3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并发症。结果:男性134例,女性118例,单腔起搏器218例,双腔起搏器122例,三腔起搏器2例。术后常见并发症共17例次,其中感染3例,囊袋积血2例,脂肪液化1例,囊袋破溃2例,电极脱位及微脱位5例,术后心律失常1例,三尖瓣穿孔1例,局部肌肉跳动1例,急性期大面积脑梗塞1例。结论:重视术前预防、规范术中操作、加强术后随访,早期发现、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最大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009年04期 v.10 234-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改善树突状细胞功能干预性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

    曲冰杰;王宏伟;陆江阳;冀文茹;

    <正> 脓毒症(sepsis)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临床综合征,一直是世界危重病急救医学领域的棘手问题。临床大量抗炎治疗最终并未能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目前普遍认为,脓毒症时机体为清除致病原而发生了强烈的炎症反应,同时机体还通过内在机制减轻这种过高的炎症反应状态,而这种非正常的反向调节所形成的抗炎状态即免疫抑制将会

    2009年04期 v.10 23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经验交流

  • 手足口病并发细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张俊;

    <正>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多见,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部分患者可合并细菌感染,一般预后

    2009年04期 v.10 204+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咽喉科中的应用

    严清红;索翠红;

    <正> 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人员对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识别、评价与安全防范措施的处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有效防止护理风险事件对患者及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我科自2006年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2009年04期 v.10 23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 青少年脊柱侧弯矫形术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闫小力;

    <正> 脊柱侧弯好发于青少年,矫形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风险高,因此做好术中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非常重要。我科于2006年6月—2008年12月对50例青少年脊柱侧弯手术患儿术中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手术均顺利完成,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2009年04期 v.10 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 重度烧伤新生儿的护理体会

    韩玉巧;王淑君;

    <正> 新生儿烧伤在临床中罕见。我科于2009年2月收治1例重度烧伤新生儿,经22 d治疗与护理,患儿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女,出生后39 h洗澡时被热水烫伤,伤后48 h后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7.3℃,脉搏127次/min,呼吸频

    2009年04期 v.10 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D-二聚体检测在烧伤患者静脉血栓筛查中的意义

    雷树红;于勇;蔺静;曹菁媛;武海洲;李少增;高焕学;

    <正> 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为烧伤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与预后密切相关。D-二聚体是辅助诊断静脉血栓生成的重要指标。烧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普遍较高,其是否有助于烧伤患者的血栓筛查尚不清楚。本研究中通过对30例烧伤患者进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螺旋CT检查血栓形成,初步探讨D-二聚体检测作为烧伤患者静脉血栓辅助诊断方法的指导意义。

    2009年04期 v.10 246-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肿瘤

    刘宝;丁焕文;涂强;

    <正> 脊柱肿瘤、转移瘤常导致椎体剧烈疼痛,甚至会引起脊髓压迫症,导致患者瘫痪。现有放疗、药物治疗对这种疼痛虽有一定缓解作用,但不能长期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近年来用于治疗椎体肿瘤、转移瘤取得满意疗效。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科采用PVP方法治疗胸腰椎肿瘤、转移瘤24例,并于术中行组织活检以明确肿瘤类型,报告如下。

    2009年04期 v.10 247-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如意金黄散在白百破疫苗注射局部形成肿块后的应用

    许琼;

    <正> 白百破疫苗由于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氢氧化铝佐剂而使机体难于吸收,再加上注射和疫苗毒性的刺激,使注射部位发生急性炎症,急性炎症过后渗出物中纤维蛋白成分逐渐增加,局部形成硬结。我们用如意金黄散局部热敷促进硬结消散,效果明显,介绍如下。

    2009年04期 v.10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 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暴露危险性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

    王建红;

    <正> 由于血液透析室(血透室)工作的特殊性,护士每天要接触患者大量的血液、体液、化学消毒剂和噪音等,并且经常暴露在传染性血液或体液的环境里,使护士成为职业危害中的高危人群。现结合我科室实际情况对各种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护措施。

    2009年04期 v.10 249-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气压循环驱动治疗仪对老年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

    徐艳荣;李燕;孟晓敏;张颖;

    <正> 老年患者全麻术后易并发下肢静脉血栓(DVT),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一旦栓子脱落,可导致患肢部分或完全功能丧失,严重时可并发肺栓塞,危及生命。我们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术后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气压循环驱动治疗仪预防DVT,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2009年04期 v.10 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自体疣埋植治疗扁平疣104例疗效观察

    仇萌;邹先彪;

    <正> 扁平疣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病程呈慢性,常迁延不愈、难以根治。2006年6月—2008年1月,我们用自体疣埋植疗法治疗扁平疣104例,疗效良好,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84例扁平疣患者均为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发病部位大多以面部、颈部为主,近2个月内均未经

    2009年04期 v.10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膨胀液麻醉下低浓度曲安奈德治疗大面积瘢痕增生271例

    阎棣;梁军涛;苏桂冬;佘会英;

    <正> 我们采用膨胀液麻醉下低浓度曲安奈德瘢痕下注射法治疗大面积瘢痕增生,其原理是低浓度曲安奈德瘢痕下注射可先使增生瘢痕软化,再行瘢痕内注射,从而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难题,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2009年04期 v.10 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 霉菌性变应性鼻炎与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关系

    张京红;王丰;周成勇;严清红;

    <正> 腺样体肥大是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原因。变应性鼻炎是导致腺样体肥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深入了解变应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的关系,我们调查了腺样体肥大患儿中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和变应性鼻炎患儿中腺样体肥大的发病率,对两组患儿过敏原谱分别进行了研究,并对腺样体肥大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出指导性建议。

    2009年04期 v.10 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读者·作者·编者

综述

  • 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途径调节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王宏伟;陆江阳;

    <正> 树突状细胞(DC)广泛分布于机体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组织中,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DC能够启动初次免疫应答,同时也是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对建立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调控免疫反应起关键作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DC的分化、发育、成熟及调节其免疫功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

    2009年04期 v.10 236-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骨折愈合的分子机制与新的调控措施研究现状

    李文锋;

    <正> 骨折伴随感染可明显延迟愈合,慢性持续性炎症可刺激破骨细胞导致骨吸收,并影响骨形成过程中成骨细胞分化。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炎症反应中关键的转录因子,在炎症反应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BMP-Smad、Runx2等信号通路是控制成骨细胞分化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成骨

    2009年04期 v.10 243-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